乳腺腺肌上皮瘤

Breast Adenomyoepithelioma

概述:

2003 年及 2012 年 WHO 乳腺肿瘤分类中将其明确定义为由明显的、通常呈实性增生的肌上皮细胞组成的病变,增生的肌上皮细胞形态不一,围绕被覆腺腔上皮的小腺腔。

发病部位: 乳腺

诊断要点:

  1. 肿瘤一般为圆形、卵圆形或多结节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质硬,切面灰白或灰红色,可见小的囊腔;

  2. 组织学上主要由增生性腺上皮与肌上皮细胞及间质构成,各成分因病例不同而变化;

  3. 腺腔上皮细胞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嗜酸性,位于腺腔内侧,构成管状或乳头状结构的腔隙,腺腔内可见 PAS 染色阳性分泌物,腺上皮周围肌上皮细胞呈层状、袖套状、乳头状结构或结节状增生;

  4. 肌上皮细胞呈梭形、多角形或浆细胞样,胞质丰富,透明或嗜酸性,细胞核梭形或卵圆形;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或很少核分裂像;

  5. 间质为纤维间隔,中央常呈玻璃样变性或梗死;

  6. 极少数病例可见皮脂腺、大汗腺或鳞状上皮化生,并可伴有钙化、软骨、骨化,也可有黏液上皮分化。

变异型/亚型:

小叶型   肿瘤包膜完整,其纤维包膜向肿瘤内伸展,将肿瘤分割呈明显结节状或小叶状。乳腺小叶腺管增生,数量增多;肌上皮细胞明显增生。

腺管型   此型大多肿瘤边界不清楚,以大小不等增生的腺管为主,当肌上皮细胞增生显著时,腺管可受压闭塞。

实体型   实性增生的梭形肌上皮细胞围绕衬覆上皮的不规则腺腔,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扁平,可伴发大汗腺化生;肌上皮细胞呈梭形,间质少。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腺上皮细胞 EMA、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7. CAM5.2)、 GCDFP-15. ER 和 PR 阳性;肌上皮细胞 SMA、CDlO、S-100. calponin、p63 等阳性。

预后:

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恶性时有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