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及腺样体的 HIV 感染
HIV Infection of Tonsils and Adenoids
概述:
Waldeyer 环的结外组织原发性 HIV 感染。
发病部位: 鼻咽扁桃体(腺样体)及腭扁桃体。
诊断要点:
发病 年龄主要在 30-50 岁(平均 40 岁),亦可发生在儿童。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鼻塞、气道阻塞、咽炎、耐抗生素的中耳炎、耳痛、面部无力、发热。鼻咽或扁桃体肿物常呈双侧肿大,但亦可呈单侧,可见大溃疡、并发宫颈腺病。
组织学改变随着疾病进展呈连续及不断改变。
急性及(或)慢性阶段可见滤泡增生,滤泡退化区域见滤泡溶解,单核样 B 细胞增生,皮质旁及滤泡间可见大量免疫母细胞及浆细胞,滤泡间簇状高内皮静脉,可见滤泡内出血,及邻近腺样体或扁桃体表面上皮或上皮内可见多核巨细胞簇状分布。
晚期阶段 HIV 感染的患者出现淋巴衰减,正常的淋巴组织被良性浆细胞取代,出现血管的增加,多核巨细胞一般出现在早期慢性阶段,晚期几乎不见。
HIV 核心抗原 P24 是艾滋病毒早期慢性阶段持续感染的指示,抗 HIV P24 反应出现在生发中心的滤泡树突细胞网及散在滤泡间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及隐窝的上皮内细胞。HIV P24(+)上皮内多核巨细胞呈 S100(树突细胞标记)阳性。生发中心内、滤泡间及散在上皮内细胞可见 B 细胞标记(CD20)及 T 细胞标记(CD45RO、CD3 及 OPD4)呈阳性。晚期阶段淋巴细胞标记缺席,浆细胞可见 κ 及 λ 反应阳性,提示良性浆细胞改变。EBV-LMP、EBER、HSV 及 CMV 均呈阴性。表面及隐窝上皮呈阳性。
鉴别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显著细胞非典型性,与 IM 相关的血清学检测阳性。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组织结构消失,大部分大 B 细胞淋巴瘤需要鉴别,非黏附性细胞的片状增生,大空泡状核及显著嗜酸性核仁,B 细胞抗原标记阳性,而 T 细胞标记阴性,HIV P24 免疫阴性。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可见轻链限制性,可见基因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