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低级别乳头状腺癌
Low-Grade Nasopharyngeal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
概述:
表面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伴有腺癌分化。
发病部位: 可发生在鼻咽部任何部位,主要位于鼻咽的侧壁、后壁及顶部。
诊断要点:
- 原发于鼻咽比较少见,发病年龄范围 20-70 岁(平均 37 岁),男女发病均等。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中耳炎及与之相关的听力缺陷。
- 大体呈外生性,软至韧,乳头状、结节状及菜花样。大小不定,从数 mm 至 3cm 以上,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
- 镜下呈乳头状及腺样生长方式。乳头含有分枝的复杂结构,伴纤维血管轴心。复杂腺样结构呈背靠背或筛状结构。
- 可见正常鼻咽上皮与肿瘤之间移行。细胞呈假复层柱状至立方上皮,核拥挤至重叠,极向消失,偶见核内假包涵体,轻度至中度核多形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及坏死不常见。
- 部分病例可见砂砾体。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K、EMA 弥漫阳性,TTF1 核阳性,甲状腺球蛋白、S100. GFAP 均阴性,CEA 局灶阳性,Ki67 阳性指数小于 5%。
鉴别诊断:
乳头状瘤(表面上皮或小涎腺起源) :外生性生长,缺乏背靠背及浸润性生长。
小涎腺肿瘤 :表面上皮起源,复杂乳头状生长,TTF1 阳性。
转移性乳头状甲状腺癌 :两者均 TTF1 阳性,但乳头状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阳性。
未分化型鼻咽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