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假黏液瘤

pseudomyxoma peritonei

同义词(或曾用名): 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高级别腹膜假黏液瘤

发病部位: 大网膜、右半膈下、右半肝后腔隙、Treitz 韧带、腹部左侧、盆腔

诊断要点:

  1. 非常罕见,几乎都是阑尾黏液性肿瘤破裂,黏液外漏,腹膜扩散引起;

  2. 组织学上,黏液中上皮成分可能非常稀少,甚至充分取材也找不到;

  3. 根据细胞及组织形态可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两个类型;

  1. 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
    1)通常和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有关,细胞稀少,黏液内似乎无细胞成分;
    2)部分病例细胞可呈条带状或小岛状分布;有些病例细胞为单排,有时有乳头状突起;

3)细胞柱状或立方形,可表现为轻-中的异型;核小而规则,核分裂像很少或无;

  1. 高级别腹膜假黏液瘤
    1)通常和高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有,细胞数目多,呈条带状、小岛状或筛状分布;
    2)肿瘤细胞重度异型增生,至少为局灶性,细胞浆内黏液多少不等,核分裂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
    3)少数病例可见印戒细胞;

4)广泛浸润被覆器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K20. CDX2. CEA、MUC2. p53 与 CD44s 等阳性,部分病例可同时表达 C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