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微孢子虫

Microsporidia of Small Intestine

概述:

原认为是原虫(球虫),现在被重新归为真菌,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 AIDS 患者)的肠道感染,少数可见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全球分布,通过人至人及粪口传播。

诊断要点:

  1. 临床可见腹泻(非血性及非黏液性),呈慢性常伴脱水、吸收不良及体重减轻。CD4 阳性的 T 细胞数偏低的患者更易出现症状。

  2. 小肠为感染的常见部位,但全胃肠道均可受累,包括胆道系统,可引起硬化性胆管炎。内镜检查常正常。

  3. 组织学上常接近正常的组织,局灶可见轻度绒毛萎缩(变钝),空泡可能呈“杯状”或位于扁平肠上皮细胞核上极。

  4. 固有层片状淋巴浆细胞性浸润,不定量的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表面上皮排列不规则。微生物可见 2-3μm 小的孢子,位于上皮细胞核上胞浆内及偶见于固有层巨噬细胞内,可现 HE 染色的双折光,但 HE 切片难以被察觉。改良的三色染色有助于诊断,亦可被银染。

  5. PCR 检测可显示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鉴别诊断:

  1. 隐孢子虫 体积比微孢子虫大,位于上皮细胞顶部而非上皮内。

  2. 环孢子虫 体积比微孢子虫大,HE 染色比微孢子虫更容易被发现。

  3. 等孢子球虫 体积稍大及卵圆形更明显,有虫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