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耶尔森菌感染

Yersinia Infection of Small Intestine

概述:

革兰氏阴性的球杆菌形肠菌引起的阑尾炎、小肠结肠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

发病部位: 常累及回肠末端、回盲瓣、右半结肠及阑尾。

诊断要点:

  1. 临床可见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及肠梗阻。

  2. 大体上肠壁增厚充血及水肿,位于 Peyer 斑中心的结节状炎性物,可见线样溃疡及出血性黏膜。阑尾增大及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常见肿大。偶见肛周溃疡,罕见穿孔。

  3. 组织学上可见上皮样肉芽肿,周围显著淋巴细胞套状分布,常见巨细胞,中心坏死少见。淋巴组织增生伴生发中心形成,透壁性淋巴组织聚集,肠壁纤维化,隐窝炎及隐窝脓肿。口疮样及(或)线状黏膜溃疡,与之相关的隐窝炎、隐窝脓肿、跳跃式病变及局灶结构变形。

  4. 任何菌种(尤其是假结核性耶尔森菌)可出现大的肉芽肿伴中间微脓肿形成。

  5. 小肠结肠性耶尔森菌与假结核性耶尔森菌组织学上广泛的重叠。革兰氏染色对诊断无帮助,细菌较少且小,很难与其他肠菌鉴别。

鉴别诊断:

  1. 结核 分支杆菌: 常伴肺部疾病,组织上与耶尔森菌类似,抗酸染色、细菌培养及或 PCR 有助于识别分支杆菌。

  2. 沙门氏菌 回肠结肠炎持续时间段,无肉芽肿。

  3. 克罗恩病 长期的临床表现,两者组织学有时无法区别,慢性特点的固有肌层的增生及神经的增生均支持克罗恩病。

  4. 抓病: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少数限于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