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血管肉瘤
Angiosarcoma Of Oral Cavity
概述:
血管内皮的恶性肿瘤。
发病部位: 舌 > 唇 > 牙龈 > 腭
诊断要点:
罕见,主要是老年人发病。临床表现常见出血,伴溃疡、疼痛,近期突然增大。
大体上呈浸润性,切面出血,红色至蓝紫色,常呈多结节。肿瘤大小平均 5cm。
组织上呈实性、乳头状及血管形成,管腔相互吻合,内衬中度不典型增生内皮细胞,可见乳头状或簇状结构;
可见梭形肿瘤细胞,核细长、核仁显著,胞浆内空泡形成,含有红细胞。
上皮样细胞亚型细胞呈大的、多边形嗜酸性细胞,核空泡状、核仁显著,可见新生的管腔。核分裂率依肿瘤分级不同而异;
高级别肿瘤中可见显著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常常缺如或较有限。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D34. CD31. ERG 等阳性。
鉴别诊断:
血管瘤 :缺乏多形性及破坏性生长。
梭形细胞“肉瘤样”鳞状细胞癌 :比血管肉瘤常见,但无血管形成。内皮标记阴性且 70%CK-PAN 阳性。
黏膜恶性黑色瘤 :具有相似的核多形性及大核仁,黑色素标记阳性。
卡波西肉瘤 :裂隙样血管腔隙,红细胞外渗,细胞内及细胞外透明小球,HHV8 及 D2-40 阳性。
其他肉瘤 :内皮标记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