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局灶结节性增生
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
概述:
是一种肝细胞的再生性增生反应,继发于局部血管异常。
发病部位: 肝脏
诊断要点:
约 90%的患者为女性,发生于 30 岁-40 岁,多数病例无症状;单发,直径多在 5CM 以下,少数可达 10CM 以上,边界清楚,分叶状,无纤维包裹,由密集的 2 ~ 3mm 的小结节组成,典型病例有一个中央的或偏心的星状瘢痕,放射状伸展并可以包绕部分结节成分;
一般具有 3 大结构特征:结构异常、胆管增生和血管畸形;
肝细胞结节由纤维结缔组织围绕,结缔组织中可见畸形分支动脉,无伴随胆管及门静脉分支(不同于正常汇管区);
肝板厚度一般不超过 2 层,可发生局灶性脂肪变性;
无细胞异型,无核分裂像;
中央瘢痕含有一个或多个发育不良的血管及多个小动脉,大血管内膜不规则纤维性增厚、中膜局灶变薄,内弹力膜形成不良或多层,管腔狭窄;
间质常有炎细胞浸润,可以是淋巴细胞或混合的炎细胞;
在间质-实质交界区,常见淤胆和/或小胆管反应性增生;
非经典性病例无中央瘢痕区,缺乏结构异常或畸形血管。
变异型:
血管扩张型(Telangiectatic variant:) :病变中央可见扩张的血管,也被认为是肝腺瘤的一个亚型。
肝细胞增生和腺瘤性结构混合性(Mixed hyperplastic and adenomatous:) :同时具有血管扩张型和肝细胞腺瘤结构。
非典型大细胞型(Atypia of large cell) :肝细胞具非典型性,核大,染色质深染,伴有假包涵体(胞浆成分)。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谷氨酰胺合成酶阳性肝细胞呈地图状分布, Alpha-1-antitrypsin、HepPar 1 阳性,glypican3. p53. CD143 阴性。
鉴别诊断:
结节性肝硬变 :活检时和肝硬变鉴别困难。
肝细胞性肝癌,纤维板层型 :细胞异型明显。
肝细胞腺瘤 :多有口服避孕药史,无中央瘢痕及畸形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