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Pulmonary Lymphomatiod Granulomatosis (LYG)

同义词(或曾用名): 血管中心性免疫增生性病变

概述:

是一种肺结节性病变,表现为以血管为中心并破坏血管的淋巴增生性病变,它由不典型的、EBV 阳性的肿瘤性 B 细胞和大量反应性 T 细胞组成。

发病部位: 可累及多种器官,最常见的是肺、中枢神经系统、肾,可累及皮肤、胃肠道、淋巴结等

诊断要点:

  1. 少见,常发生在免疫抑制的患者,多见于中年成人,可累及多种器官,最常见的是肺、中枢神经系统、肾及皮肤;

  2. 累及肺时通常显示黄白色界限清楚的肿块,常伴中央坏死,可形成空洞;

  3. 早期,淋巴细胞通常围绕肌性肺动脉和静脉浸润,并侵犯、破坏血管壁;

  4. 在大量淋巴细胞背景上混合有多少不等的组织细胞、浆细胞和免疫母细胞,中央坏死常见;

  5. 其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6. 明显的以血管为中心,表现为小淋巴细胞浸润小-中等大小动脉壁全层;

  7. 多少不等的 EBER 阳性大 B 细胞,可有细胞异型,可表现为免疫母细胞或不典型 R-S 细胞;

  8. 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通常不明显;

  9. 常见坏死,高级别病变常广泛坏死,低级别病例可见微小坏死灶;

  10. 几乎见不到上皮样肉芽肿和巨细胞;

  11. 基于 EBV 感染性不典型大细胞的数量,建立了一个 LYG 的组织学分级系统:

  12. 1 级:多种形态的淋巴细胞浸润,无细胞异型,无或仅灶状坏死,很少或无大的转化细胞, 无或很少 EBV 阳性细胞(每高倍视野少于 5 个);

  13. 2 级:可见少数大细胞,每高倍视野 5 ~ 50 个 EBV 阳性细胞,坏死常见;

  14. 3 级:可见大量大细胞,可呈簇分布,B 细胞显示多形性,类似 R-S 细胞,坏死常广泛,EBV 阳性细胞每高倍视野超过 50 个细胞,可聚集成片;

  15. EBER 原位杂交可见多少不等的阳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弥漫性 T 细胞增生背景上见多少不等的非典型 B 细胞(CD20. CD19. CD79a、PAX5 阳性),部分病例 CD30 阳性。

鉴别诊断:

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 :肿瘤细胞 CD56. TIA、粒酶 B 等常阳性,CD20. CD19. CD79a、PAX5 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