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
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 (BPOP)
同义词(或曾用名): Nora 病
概述:
发生在骨膜下骨表面的假肿瘤性反应性改变,临床上、影像学及病理上都类似肿瘤性病变。
发病部位: 约 75%累及手足小骨,约 25%发生在四肢的长管状。常位于骨干或干骺端,少数病例累及颅面部骨骼。
诊断要点:
罕见,所有年龄段均可受累,常见于青春期至中年人,男女发病比例无差异。临床可见肿块性病变,少数出现疼痛。
X 线显示不透亮性物质,帽显示典型的软骨特点,下方的皮质完整,病变直接发生在骨表面,与髄腔不相通(与骨软管瘤不同)。趾/指骨病变常远离生长板。初期病变属于透光性,但随时间推移逐渐硬化。
大体上类似骨软骨瘤伴骨柄及软骨帽。息肉样、界限清楚、质硬及灰白色,病变与下方皮质疏松或致密黏附。肿瘤大小约 0.5-2cm,多数在 1cm 左右。
组织上由三种不同成分组成:软骨、骨及梭形细胞。骨膜覆盖在肿瘤帽表面。
软骨帽由富于细胞的透明软骨组成。软骨细胞较大,含有肥胖的胞核,多数呈双核。软骨可发生骨化,形成边缘可见显著骨母细胞的编织骨小梁,软骨细胞可见中等量嗜双色胞浆及圆形泡状胞核,有时可见核仁。
软骨与骨之间界面类似骨折骨痂,HE 染色中骨呈蓝色及紫色。
骨膜及小梁之间可见富于细胞纤维组织。纤维母细胞呈短交叉束状排列及胞界不清、嗜酸性胞浆,拉长的胞核及精细分散的染色质。可见大量核分裂,但无不典型性。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