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固定的方法
所谓,就是用各种办法使其细胞内的物质尽量接近其生活状态时的形态结构和位置的过程。固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组织细胞自溶与腐败,防止细胞内的酶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使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酶类转变为不溶性物质,以保持原有的结构和生活时相仿。在细胞涂片制片过程中,迅速固定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关系到能否对这些细胞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包含了二方面的意思:一是尽可能的保证送检标本的新鲜,二是制片完成后要迅速的固定。相对后者,保证送检标本的新鲜显得并不十分重要,就个人经验而言,一般标本(除针吸细胞需立即制片外)在室温下 8 小时内处理,细胞褪变并不十分明显;真正引起细胞褪变的是制片时,细胞在干燥过程中氧化所引起,也就是说,快速的湿片固定是制片的关键。一张合格的细胞涂片,必须能够清楚的看到细胞的核膜、核仁、染色质和完整的细胞形态与结构。
一、湿固定法:
将细胞标本制作完成后,在细胞湿润时,立即放入以醇性溶液为主的固定液(95%酒精、无水酒精、甲醇、乙醚酒精液等)内,称湿固定法。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好的固定方法,可以完好的保存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对正确认识各种细胞的性质,减少细胞学的误诊有很大的帮助。
此方法在痰涂片、妇科涂片、穿刺物涂片、各种刷片、食道拉网涂片、肿块印片等水分较少的标本上使用非常方便,但在胸腹水、尿、心包积液、脑脊液等含水量较高的标本制作时,需要一定的技术,才能避免细胞的脱落,这在后面各章节具体会讲。
细胞经过湿固定后,应该直接从固定液内拿出放入染色液中,无需水洗或干燥,水洗容易使细胞脱落,干燥会导致细胞褪变,也就是说无论在固定前还是固定后细胞干燥都会导致细胞褪变。
湿固定后的固定液,一定要过滤或更换,防止细胞的脱落和污染。在固定和染色时,最好能将痰与其他液体标本分开处理,尽可能不要使用相同的苏木素液或使用前过滤,因为痰标本很容易吸附脱落的细胞,造成人为的污染,有时会导致误诊。
二、干固定法:
将细胞标本制作完成后,干燥(自然或加热)后再放入固定液内。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有特殊要求(如姬姆萨和瑞氏染色),或者在湿片制作过程中由于细胞量太少,玻璃片上水分过多,而又没有可以重新制作的标本量时,作为一种补救的方法。自然干燥的涂片细胞高度肿胀,核结构不清,似毛玻璃样;而加温干燥的细胞涂片如水分较少,和自然干燥的涂片相同,但如果水分较多,细胞会严重收缩,核浆深染,看不清结构。
三、喷雾固定法:
此方法为湿固定法的改良,在涂片制成后,将涂片平放,把固定液(含有酒精和油性物质或甲基化合物的混合物)喷洒在涂片上,静置至干燥,并在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染色前需放入水中浸泡 10min。
四、液基细胞学的固定方法:
与湿固定法原理相同,只是先将各种细胞标本放入液基细胞的固定液(各厂家产品不尽相同,以酒精与甲醇为主要成份)内固定后,再经过机器或手工将细胞转移至玻璃片上,并将制好的涂片立即放入 95%酒精内固定、染色,其效果与湿固定相同。
← 消化道脱落细胞样本的制备 细胞块的的制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