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横纹肌肉瘤

Anaplastic Rhabdomyosarcoma

概述:

在绝大多数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偶尔是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的组织学背景中存在散在、小灶状聚集至成片的多形性肿瘤细胞,称之为横纹肌肉瘤伴有间变性特征。

发病部位: 下肢、后腹膜、头颈部为最常见的部位

诊断要点:

  1. 多见于儿童(平均年龄 6 岁,中位年龄 4 岁),占儿童横纹肌肉瘤的比例约 3-13%,肿瘤好发于下肢、腹膜后和头颈部;

  2. 间变性细胞绝大多数见于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组织学背景中,偶见于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中;

  3. 间变定义为肿瘤细胞具有多形性浓染而分叶状的核,核大小 3 倍以上于周围普通的横纹肌肉瘤细胞的核,可见非典型多极核分裂象;避免将退变的肿瘤细胞误认为是间变的肿瘤细胞,避免将凋亡小体误认为是多极核分裂象,避免将肿瘤细胞的密集/重叠排列误认为是间变的细胞。

  4. 间变的细胞可散在单个分布(局灶性间变)、小灶状聚集或弥漫成片分布(弥漫性间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表达 desmin、MyoD1 和 Myogenin

鉴别诊断: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罕见的情况下可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组织学与成人的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相似,多形性横纹肌母细胞弥漫成片分布,无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或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的组织学背景。

治疗:

根治性手术切除伴术后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Kodet R, Newton Jr WA, Hamoudi AB, et al. Childhood rhabdomyosarcoma with anaplastic (pleomorphic) features. A report of the Intergroup Rhabdomyosarcoma Study. Am J Surg Pathol 1993;17(5):4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