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病

Multiple hereditary osteochondromatosis (MHO)

同义词(或曾用名): 骨干续连症、多发性软骨性外生骨疣、遗传性多发性外生性骨疣

概述:

长骨近骺区域可见 2 个或更多骨软骨瘤,为 EXT 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显性遗传性疾病。

发病部位: 常发生在四肢骨骼,股骨远端、胫骨远端及肱骨近端,可累及扁骨如髂骨及肩胛骨。

诊断要点:

  1. 发生率约 1/50,000,多数患者在 10-20 岁发病,男性发病为主。临床约 60%可见多发性骨软骨瘤的家族史,病变存在多年呈缓慢增大,可见疼痛,约 0.5-5%的患者存在恶性变(转化为软骨肉瘤)。

  2. 影像学见肿瘤发生在骨表面,病变的皮质与下方的骨及骨髓腔相连续,软骨帽厚度不一。

  3. 大体上类似于散发性骨软骨瘤,呈蘑菇状,最外层的薄层纤维组织覆盖在珍珠白色软骨帽表面,软骨帽厚度不一,可达数厘米厚,软骨帽底部可见软骨骨化并与松质骨样区域融合。

  4. 组织上类似于散发性骨软骨瘤,总体结构为杂乱排列的骨小梁,其外层为透明软骨帽,软骨帽由深至浅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5. 软骨细胞无或轻微典型性,无活跃的有丝分裂。

  6. 软骨基底新形成的骨小梁类似正常生长板的松质骨。

  7. 部分学者认为软骨帽大于 1cm 应定义为恶性及可进展为软骨肉瘤,多数学者认为当软骨显示叶状生长方式、细胞密度增加及或浸润性生长方式可诊断软骨肉瘤。

  8. 基因检测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可见 EXT 基因突变。

分子标记:

基因检测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可见 EXT 基因突变

鉴别诊断:

  1. 骨膜(表面)软骨瘤 :由叶状软骨组织组成,无软骨骨化。

  2. 骨旁(表面)骨肉瘤 :肿瘤中心与髓腔不相通,软骨帽更加杂乱无章,可见梭形恶性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