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软骨与骨及呼吸上皮错构瘤

Sinonasal Chondroosseous and respiratory epithelial hamartoma(CORE)

同义词(或曾用名): 鼻窦错构瘤。

发病部位: 大部分位于鼻腔,尤其鼻中隔后。其他累及部位包括鼻咽、筛窦及额窦。大部分呈单侧,25%双侧病变。

诊断要点:

  1. 发病年龄 20-80 岁,男女发病均等;

  2. 组织学与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瘤相似,但混有不同分化程度软骨及骨成分,黏液及纤维间质中可见不成熟的骨样基质至分化较好的骨小梁。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表面及(或)黏膜下腺体 AE1/AE3. CAM5.2 及 CK7 阳性,CK20. CDX-2 阴性。基底的肌上皮细胞 P63 阳性,而腺癌的 P63 缺失。S100 阳性或阴性。Ki67 显示低增殖活性(1-2%)。

鉴别诊断:

  1. 鼻窦炎性息肉 :息肉样病变,间质水肿及混有炎细胞浸润。缺乏腺体的增殖,表面上皮可见鳞状上皮分化。

  2. 施奈得乳头状瘤  :表面上皮内翻性或外生性生长,缺乏腺体的增殖。

  3. 鼻咽血管纤维瘤  :肿瘤混有纤维间质成分及良性内衬内皮的血管。

  4. 鼻窦腺癌(非肠-非涎腺型) :腺体可出现背靠背生长但缺乏叶状结构,腺体内衬单层细胞,典型的黏膜下腺体增殖与表面上皮缺乏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