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宫内膜样交界性肿瘤/非典型增生性子宫内膜样肿瘤

Ovarian Endometrioid Borderline Tumor

同义词(或曾用名): 低度恶性潜能子宫内膜样瘤

概述:

在子宫内膜样囊腺瘤或纤维瘤背景上,腺上皮出现异型,无间质浸润。

发病部位: 卵巢

诊断要点:

  1. 肿瘤大小不一,平均直径 6cm,切面囊性或囊实性;

  2. 镜下有两种特征性结构,即腺纤维瘤样结构和腺体/乳头状结构,约半数病例有腺纤维瘤背景;

  3. 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细胞桥接、乳头状、筛状、腺体背靠背等,细胞轻度-中度异型性,类似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4. 可伴鳞状化生,或形成桑椹小体;

  5. 无间质浸润及细胞高度异型;

  6. 间质可以富于细胞或呈纤维性,有时围绕腺体呈袖套状,即在腺体周围间质增生,细胞密度更高;

  7. 间质区域缺乏腺肉瘤中可见的核分裂像和异型性;

  8. 坏死常见,往往局限于腺腔或囊腔内;

  9. 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癌:如细胞高度异型,即出现高级别核细胞,可诊断为上皮内癌;

  10. 子宫内膜样交界性肿瘤伴微小浸润:腺体融合或间质内异型细胞形成单个细胞、腺体或细胞巢浸润,最大径<5mm,可诊断为微小浸润,2004 年 WHO 分类对浸润灶数量没有规定;

  11. 融合性腺体增生或明确浸润区域直径超过 5mm 时可诊断为癌,此时腺体拥挤、有轻或中度细胞异型,上皮层次增加;可见簇状和搭桥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ER 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