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嗜酸细胞型乳头状瘤
Sinonasal Oncocytic Type Papilloma
发病部位: 大部分发生在鼻腔外侧壁,可起源于副鼻窦(上颌窦及筛窦)。
诊断要点:
- 少见,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大于 50 岁),40 岁以下比较少见,大部分发生在鼻腔外侧壁,可起源于副鼻窦(上颌窦及筛窦)。
- 呈外生或内翻性生长方式,增生复层柱状上皮可见胞浆嗜酸丰富、颗粒状。核呈空泡囊状或深染,核仁模糊。
- 上皮表面可见纤毛,上皮内黏液囊肿,常包含中性粒细胞。
- 间质不等量黏液及纤维,并混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及不同程度血管形成。
- 可同时伴鼻腔息肉形成。
- 约 4%病例可转化成恶性,大部分恶变呈角化性鳞状细胞癌,非角化不常出现。其他类型的癌很少发生,包括疣状癌、黏液表皮样癌、小细胞癌、腺癌及未分化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p63. p16. p21. p27. pRb 及 cyclin D1 强阳性;p53. p21 及 p27 在不典型及癌组织中表达增加。
鉴别诊断:
鼻孢子菌病 :常在黏膜下见到孢子菌囊
病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