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不典型微腺性腺病

Atypical Microglandular Adenosis of the Breast

概述:

是指在微腺性腺病的基础上,一定数量的小腺管出现结构和/或细胞学上的异型性。

发病部位: 乳腺

诊断要点:

  1. 在微腺性腺病(胶原化间质及脂肪组织背景上杂乱无章地散布着相互分离的小管)基础上,一定数量的小腺管出现结构和/或细胞学上的异型性;

  2. 结构异型包括小管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排列紧密,可互相连接,管腔内很少或无嗜酸性分泌物;

  3. 细胞异型包括上皮细胞增生,核增大、核质比增高,核形不规则,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或深染,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像。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和微腺性腺病基本相同:小管上皮 S-100 蛋白强阳性,CK7. CK8/18 通常为弱阳性,肌上皮标记物(p63. SMA 和 calponin 等)及 EMA、GCDFP-15. Her2/neu、ER、PR、组织蛋白酶 D 均阴性。基底膜 collagenⅣ 和 laminin 阳性。

鉴别诊断:

小管癌

  1. 小管癌的小管常呈星芒状浸润,并可浸润破坏周边乳腺小叶,开放性小管常呈角状或泪滴状;微腺性腺病的小管比较小而圆,通常不浸润破坏周边乳腺小叶;

  2. 小管癌的小管内衬细胞常有胞突;

  3. 小管癌的小管周围缺乏基底膜;

  4. 小管癌常伴有导管原位癌和(或)平坦上皮不典型增生;

  5. 小管癌常见促纤维反应性间质;

  6. 小管癌上皮细胞 ER 阳性,S-1OO 蛋白阴性,与微腺性腺病相反。

腺管型浸润性导管癌

  1. 浸润性导管癌可以出现比较小而整齐的小腺管,但是这些小腺管周围间质内可有散在、簇状或小索条状的浸润性癌;

  2. 浸润性导管癌 EMA,ER、PR 常阳性,而微腺型腺病一般阴性;

  3. collagenⅣ 和 laminin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不典型微腺性腺病小管周围有基底膜,而浸润性导管癌无基底膜。

预后:

目前认为微腺性腺病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潜能,微腺性腺病可能通过不典型微腺性腺病演变为微腺性腺病相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