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分泌性癌
Endometrial Secretory Carcinoma
概述:
分泌性癌是子宫内膜样癌的一种亚型,大多数癌细胞具有核下或核上胞质空泡,类似于分泌早期子宫内膜。
发病部位: 子宫
诊断要点:
腺样结构分化良好,腺体可融合,可呈筛状或绒毛状管状结构;
上皮呈复层柱状,伴有核下或核上空泡,非常类似于月经周期第 17 ~ 22 天分泌期子宫内膜,细胞核通常为 1 级;
分泌性形态可局灶或弥漫,常与子宫内膜样癌混合;
肿瘤周围子宫内膜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第 17 天之后的分泌期子宫内膜;
肿瘤细胞的分泌活性可能只是暂时性的,因为有学者观察到有些病例刮宫标本呈分泌性形态,而子宫切除标本则为普通子宫内膜样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K、 Vimentin 阳性;CEA 阴性。
鉴别诊断:
透明细胞癌 :
分泌性癌典型表现为腺样结构,通常不形成实性结构;透明细胞癌常显示管状、囊状或乳头状结构;
分泌性癌细胞呈柱状,除了有核下和核上空泡外,与子宫内膜样癌细胞相似(1 级核);透明细胞癌肿瘤细胞呈圆形,通常有明显核异型性(3 级核)
透明细胞癌可有各种特征性细胞学改变,包括靴钉样外观、污浊深染的核和明显的核仁。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伴分泌反应 :子宫内膜分泌性癌与非典型增生伴分泌反应有时难以区分,主要根据有无间质浸润来鉴别。
预后:
分泌性癌通常是低级别的,预后好。因疾病复发而死亡者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