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黏液性癌
Endometrial Mucinous Carcinoma
概述:
子宫内膜癌中一半以上的肿瘤细胞含有 PAS 阳性、耐淀粉酶消化的胞质内黏液。
发病部位: 子宫
诊断要点:
少见,占子宫内膜癌 1-10%,形态上类似与宫颈黏液性癌,其诊断标准是 50%以上的肿瘤细胞含有胞质内黏液;
低倍镜下微腺样结构、绒毛管状结构常见,筛状结构少见,典型的形态特征为充满黏液的囊状扩张的腺体和由细胞外黏液湖围绕的乳头结构;
肿瘤细胞多为大小一致的柱状细胞,伴轻度复层化,细胞核呈轻度到中度异型性,核分裂像少见;
HE 染色,胞质内黏液呈独特的颗粒状、泡沫状或水泡样,也可以用 PAS、黏液卡红或 AB 染色而证实;
胞质内黏液分布不一,可弥漫性存在于胞质内、局限于胞质顶端,或为上述两种形式的混合;
黏液湖含有中性粒细胞渗出;
有时伴有鳞状分化;
以典型子宫内膜样癌为主、黏液成分少于 50%的肿瘤可命名为子宫内膜样癌伴黏液分化。
鉴别诊断:
分泌性癌: 肿瘤细胞质透明,而不是颗粒状或泡沫状,PAS 染色阳性,淀粉酶消化后阴性;肿瘤内黏液最多呈局灶性分布。
黏液化生 :常伴有嗜酸性化生或鳞状上皮化生或在息肉内。
透明细胞癌 :
几乎总有乳头状或实性区域,与黏液性癌的腺样结构不同;
透明细胞癌的细胞倾向于多角形而不是柱状,几乎总是存在靴钉样细胞,而这些细胞学特征不见于黏液性癌。
预后:
黏液性癌趋于低级别和轻度侵袭性,因此,是一组预后非常好的肿瘤。
← 子宫内膜绒毛腺管状癌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