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样骨瘤
Osteoid osteoma (OO)
概述:
由边缘衬覆骨母细胞的编织骨小梁组成的良性骨形成性肿瘤,肿瘤较小、生长潜能有限及具有经典疼痛模式。
发病部位: 约 75%发生在长管状骨,股骨近端为最常见的部位,多数位于骨干及干骺端,约 70-80%发生在骨膜下及皮质内,约 25%发生在髓质内,关节内罕见;约 10-14%发生在脊柱,约 90%位于后部,约 10%位于体部;约 8-10%发生在手、足的短管状骨。
诊断要点:
占良性骨肿瘤的 13%。常见于青少年及年轻人,发病高峰年龄约 5-25 岁男女之比约 2-3:1。临床可见夜间加重的局灶疼痛。
X 线显示圆形及中心不透亮区的钙化,周围常见骨化。CT 显示界限清楚、较小及圆形,中心可见钙化,周围反应性骨形成。
大体检查呈圆形、界限清楚,具有沙粒感,深红色伴中心点状灰白色,周围可见致密硬化性骨。
组织上可见杂乱、相互吻合的编织骨,周围衬覆骨母细胞,肿瘤性骨形成显示片状或实性,部分骨母细胞呈上皮样,少数可见软骨灶,小梁表面常见散在破骨细胞
疏松结缔组织间质富含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性骨母细胞 SATB2 阳性。
基因检测显示单体性及染色体 22q 异常。
分子标记:
基因检测显示单体性及染色体 22q 异常
鉴别诊断:
骨母细胞瘤: 直径大于 2cm,与骨样骨瘤具有形态学交叉。
骨内脓肿: 富于炎症细胞及肉芽组织。
应力性骨折: 断裂小梁周围的反应性编织骨具有方向性,非杂乱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