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骨肉瘤

Periosteal osteosarcoma (peri OSA)

同义词(或曾用名): 皮质旁成软骨细胞型骨肉瘤

概述:

发生在骨表面的中级别成软骨细胞型骨肉瘤

发病部位: 多数发生在股骨及胫骨,其次为尺骨及肱骨;主要位于骨干,其次为干骺端,趋于股骨的中至远端骨干及胫骨近端骨干。

诊断要点:

  1. 不常见,发病年龄广泛。临床可见增大的可触及的固定性肿块,表现疼痛及肿胀,缓慢或迅速生长。

  2. X 线显示肿瘤基底钙化明显,而向外周密度降低,典型病例呈针状钙化,从骨表面垂直于长轴向周围放射状分布,越向外密度越低。常导致皮质呈向外的扇形。与骨膜反应相关的实性皮质增厚,部分骨膜反应呈层状及三角形(Codman 三角)。CT 的非钙化成分显示低于肌肉的衰减信号,钙化成分显示高信号衰减;边缘界限清楚。

  3. 大体质硬,局灶沙粒感,呈珍珠白色及分叶状;边界尚清,周边呈推挤状;宽基底附于下方骨皮质;约 2-25%可见下方皮质的破坏及髓质的浸润。肿瘤沿骨呈圆盘状生长,常覆盖骨圆周的 50-55%及亦可完全环绕骨生长。肿瘤大小 1-28cm,平均 10cm。

  4. 镜下分叶状肿瘤性软骨常以透明软骨为主,软骨细胞显示中至重度细胞不典型性,核分裂活跃。

  5. 肿瘤性成骨为粗蕾丝样及与软骨融合或被软骨包绕。

  6. 可存在显著不典型增生的梭形细胞或多边形肿瘤细胞的背景。

鉴别诊断:

  1.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 :反应性纤维组织覆在细胞性软骨帽上方,后者存在软骨骨化。

  2. 骨软骨瘤 :软骨帽细胞稀少,病变中央与髄腔相连续。

  3. 皮质旁软骨瘤 :良性软骨成分,无肿瘤性成骨。

  4. 骨旁骨肉瘤 :可见低级别软骨及肿瘤性成骨。

  5. 高级别表面骨肉瘤 :由高级别骨形成性肉瘤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