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肌上皮瘤
Myoepithelioma (ME)
概述:
显示肌上皮分化的肿瘤
发病部位: 常位于头颈部,尤其上颌,其次是髂骨及胫骨
诊断要点:
极其罕见,发病年龄范围 14-55 岁,男女发病几率均等,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X 线显示界限清楚伴硬化性边缘,可侵蚀皮质但不穿透骨膜,可见骨膜新骨形成;恶性肿瘤显示侵袭性影像学特点。CT 显示密度均匀一致的密度,呈单房性,伴边缘界限清楚。
大体上呈黏液样及软骨样,切面呈红色、灰色或紫色;恶性肿瘤时显示侵袭性及破坏性改变。
镜下良性骨肌上皮瘤的边界清楚,无浸润性生长方式,肿瘤细胞呈实性、结节状、网状或席纹状排列;
细胞呈梭形、上皮样或圆形伴嗜酸性或透明胞浆,无坏死及细胞不典型性,核分裂像罕见;
细胞外基质呈胶原样、透明样或黏液样。
恶性肌上皮瘤显示细胞密度增加、不典型性明显及核分裂增多及浸润性生长。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不同程度表达 vimentin 及 S100,部分表达 EMA 及 SMA,有时肿瘤可能不表达角蛋白、CD34. P63. desmin、 GFAP。
分子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显示多数骨内肿瘤具有 EWSR1 基因重排。
鉴别诊断:
韧带样瘤 :胶原基质中可见梭形细胞束状排列,细胞不表达 S100 或上皮标记,缺乏 22 号染色体染色异常。
黏液样软骨肉瘤 :黏液样基质中可见圆形至星状肿瘤细胞呈索状生长,虽黏液样脂肪肉瘤的 S100 阳性,但不表达肌标记,亦无 EWSR1 基因重排。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显示分叶状结构,小叶中心细胞较少,周围富于细胞,大量细胞外黏液样基质中可见星状或梭形细胞,可表达 S100,无上皮标记及染色体 22 号易位。
肉瘤样癌 :显示更加明显的细胞不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