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淋巴囊瘤

Endolymphatic Sac Tumor(ELST) of Ear

概述:

发生在内淋巴管的乳头状上皮肿瘤,与 von Hippel-Lindau (VHL)综合征密切相关。

发病部位: 内淋巴管或内淋巴囊。

诊断要点:

  1. 发病平均年龄约 30-40 岁。患者症状常持续数年,表明肿瘤缓慢增大,表现听力受损,眩晕、共济失调及前庭功能障碍,面部神经麻痹。

  2. 大体上双侧病变常与 VHL 相关,乳突的破坏及延伸至中耳,甚至延伸至后颅窝。大小平均 2cm,可达 10cm。

  3. 组织上表现为无包膜的破坏性病变,可见简单的宽乳头突起,乳头内可见纤维血管轴心;可见充满液体的囊腔,可有红细胞渗出。部分病例或区域可见充满浓缩物的腺滤泡类似甲状腺分化,被覆单层低立方至柱状上皮细胞,胞膜界限不清,胞浆透明至弱酸性、颗粒状,胞核小圆且深染。

  4. 部分病例可见骨浸润及重建。

鉴别诊断:

  1. 中耳腺瘤 :浸润性腺样肿瘤,伴双向分化及椒盐样核,神经内分泌及上皮标记阳性。

  2. 副神经节瘤 :巢状或球状分布,个别细胞核多形性,粗颗粒至椒盐样核,副神经节细胞 Chromogranin 及 synaptophysin 阳性,支持细胞 S100 阳性,上皮标记阴性。

  3. 脉络丛乳头状瘤 :常位于中线,无颞骨的破坏,EAAT-1 及  Kir7.1 阳性,而在 ELCT 阴性。

  4. 转移性肾细胞癌 :乳头状结构少见,可见细胞不典型及红细胞外渗,pax-2. CD10 及 RCC 阳性。

  5. 转移性乳头状甲状腺癌 :核轮廓不规则,染色质透亮,核重叠,TTF1 及甲状腺球蛋白阳性。

  6. 耵聍腺瘤 :伴有双相分化的外耳道肿瘤,内衬立方上皮及外层基底细胞,可见顶浆分泌及耵聍,基底细胞 p63, CK5/6, smooth muscle actin 阳性,而腔面细胞 CK7 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