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腺癌

Gallbladder Adenocarcinoma,Bile Ductal Type

概述:

一种发生于胆囊伴胆管上皮、肠上皮、胃小凹上皮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发病部位: 胆囊、肝外胆管

诊断要点:

  1. 多发生于老年病人,大体检查常表现为浸润性的灰白色肿块,也可呈整个胆囊壁弥漫增厚和僵硬;

  2. 根据组织结构不同,可分为胆管型、肠型、胃小凹型、透明细胞型、黏液型、印戒细胞型及肝样腺癌;

  3. 胆管型腺癌

  4. 常呈高-中分化,是胆囊最常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5. 由大小不等的腺管组成,被覆上皮类似于胆道上皮,立方或高柱状;

  6. 常见细胞内和腺腔内黏液,偶尔可见细胞外黏液伴钙化;

  7. 部分病例可见局灶肠化,可见杯状细胞或潘氏细胞;

  8. 一些病例可伴内分泌细胞分化,但不足以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

  9. 偶见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10. 少数病例局灶呈筛状或血管肉瘤样结构,偶见细胞滋养层或合体滋养层细胞;

  1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大多数胆囊腺癌 CEA、MUC1. MUC2. p53 和 CK7 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12. 肠型腺癌:具两种形态学亚型;

  13. 一种由类似于结肠腺癌的管状腺体组成,被覆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细胞核呈椭圆形或杆状;

  14. 另一种亚型的腺体富含杯状细胞,伴有各种神经内分泌细胞和潘氏细胞;

  1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种亚型均表达 CDX2. MUC2. CEA 和 CK20。

  16. 胃小凹型腺癌

  17. 少见,分化好;

  18. 被覆上皮呈高柱状,胞浆富于黏液,核位于基底;

  19. 可伴有鳞状分化;

  2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UC5A 阳性。

  21. 透明细胞腺癌

  22. 少见,呈腺管样、实性巢状或梁状结构;

  23. 细胞界限清楚,胞浆透亮,富于糖原,细胞核居中、深染;

  24. 部分细胞质内可见嗜酸性颗粒;

  25. 少数病例柱状细胞含有核下和核上空泡,类似分泌期子宫内膜;

  26. 多数病可见局灶分泌黏液的经典型腺癌;

  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FP 常阳性,PAX8 和 RCC 阴性可与肾细胞癌鉴别。

  28. 肝样腺癌

  29. 非常少见,50%以上区域由排列成小梁状的肝样细胞构成;

  30. 所有病例均可见少量经典型腺癌成分;

  3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肝样细胞 HepPar1 阳性,AFP 可局灶阳性。

  32. 黏液腺癌

  33. 形态与其他部位发生者相同,50%以上的肿瘤区域可见细胞外黏液;

  34. 大量细胞外黏液可在胆囊壁内聚集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并通过 RA 窦扩散至浆膜外,诱发组织细胞反应;

  3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CEA 阳性,而良性黏液囊肿阴性。

  36. 印戒细胞癌:

  37. 50%以上区域由印戒细胞组成,胞质内含黏液,将核挤向周边,呈印戒样;

  38. 常呈弥漫浸润性生长,可形成皮革胃样改变;

  39. 常见多少不等的细胞外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