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组织细胞瘤

Reticulohistiocytoma

同义词(或曾用名): 孤立性的上皮样组织细胞瘤

概述:

是一种好发于成年人的由成片大圆形、具有毛玻璃样嗜伊红色胞质的组织细胞样细胞组成的皮肤肿瘤.

发病部位: 躯干、四肢和头颈部

诊断要点:

  1. 好发于成年人(平均年龄 35 岁),多见于躯干、四肢和头颈部,临床上表现为皮肤孤立性的浅表隆起性病变。镜下病变常位于真皮层,结节状,可蔓延至表皮或皮下,无溃疡形成;

  2. 镜下见病变区域主要由深嗜酸性的组织细胞样细胞组成,胞质丰富毛玻璃状、嗜伊红色,常见细胞周围胞浆的陷窝样透明;核圆形或卵圆形,常见明显的小核仁;

  3. 多核组织细胞体积大,核 2-10 个(通常 2-3 个),随意分布,无吞噬现象;瘤细胞圆形为主,偶尔可为梭形,无纤维组织细胞瘤可见的明显的梭形以及杜顿型巨细胞;

  4. 部分单核或多核细胞可有轻度的核异型性,偶见核分裂像,一般无坏死;

  5. 间质可伴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细胞以 T 淋巴细胞为主,少见 B 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病变细胞 CD68 和 HAM56 常阳性,部分病例可表达 α1-AT、lysozyme 和 MSA,膜表达 CD31. CD43 和 CD45,局灶核表达小眼转录因子(MiTF),一般不表达 CD1a、S-100. Mac387. CD34. CK、HMB45 和 CD15。

鉴别诊断:

  1.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 :常发生于老年人阳光曝晒的部位,肿瘤可见较多的梭形瘤细胞,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像常见,并可见肿瘤性坏死;

  2. 恶性黑色素瘤 :可见皮肤的原位肿瘤,瘤细胞核异型明显,核分裂像多见,S-1 00 和 HMB45. A103 常阳性;

  3. 上皮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以小到中等大的一致的上皮样细胞为主,围绕血管周围生长,一般无多核巨细胞,炎症浸润不明显,免疫组化染色主要病变细胞不表达 CD163;

  4.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常见散在的杜顿型巨细胞;

  5. Rosai-Dorfman 病:组织细胞胞浆苍白而浅染,可见特征性的吞噬现象,免疫组化染色弥漫表达 S100 蛋白;

  6. 上皮样肉瘤:部位较深,常见肉芽肿样簇伴中央的地图样或纤维素样坏死,瘤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的核异型性,免疫组化染色表达 CK 和 EMA,50%表达 CD34,95%以上可见 INI-1 表达丢失。

预后:

绝大多数为良性或自限性疾病,偶尔可复发

治疗:

局部完整切除

病例报道:

Weissman H M, Hayek B R, Grossniklaus H E. Reticulohistiocytoma of the orbit.[J]. Ophthalmic 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15, 31(1):e13-6. 参考文献:

Miettinen M, Fetsch JF. Reticulohistiocytoma (solitary epithelioid histiocytoma): a clinic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44 cases. Am J Surg Pathol 2006;30(4):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