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胸区恶性小圆细胞肿瘤
Malignant small-Cell Tumor of the Thoracopulmonary Region
同义词(或曾用名): Askin 瘤
概述:
是骨外尤文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家族成员之一
发病部位: 胸肺区,如胸壁软组织和肋骨
诊断要点:
主要发生在儿童的胸肺区,如胸壁软组织和肋骨,常累及肋间神经;
大体检查呈多结节状或分叶状,常伴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
镜下见小圆细胞呈紧密成片或小叶状分布,小叶间为宽窄不等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
瘤细胞胞质稀少或不清,核染色质多凝聚呈块状,可见小核仁;
常见肿瘤细胞围绕神经微纤维形成 Homer-Wright 菊形团结构;
部分病例由小的暗细胞和中等大小的亮细胞混杂组成的双相性形态;暗细胞核深染、胞质稀少,似小淋巴细胞;亮细胞胞质相对丰富淡染,核染色质呈空泡状、似上皮细胞;组织挤压时暗细胞变性、扭曲呈细长梭形,似银丝样镶嵌于亮细胞巢周围,构成银丝状(filigree pattern),该结构常出现在血管丰富的区域或坏死性区域周围;
部分病例瘤细胞呈梁状或条束状排列,类似小细胞癌或类癌;
少数病例部区域可器官样、血管瘤样、腺泡状或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
一些病例可见梭形细胞成分,类似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或纤维肉瘤;
间质血管丰富,瘤细胞可围绕血管生长形成乳头状结构;
肿瘤内常见凝固性坏死;
少数病例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瘤细胞可呈巢状或宽梁状排列,易被误诊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90%以上病例存在 t(11;22)(q24;q12),形成 EWS-FLI-1 融合基因;约 5%的病例存在 t(2 1;22)(q22;q12),形成 EWS-ERG 融合基因,<1%的病例存在 t(7;22)(p22;q 1 2),t(1 7;22)(q2 1;q1 2),t(2;22)(q33;q1 2),22q 倒置,t(1 6;21)(p 11;q22),并分别产生 EWS-ErrV1. EWS-E 1 AF、EWS-FEV、EWS-ZSG 和 FUS-ERG 融合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NSE 和 CD99 弥漫阳性,不同程度表达 Leu-7. SYN、S-100. NF 和 CgA,少数病例 CK 灶状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