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概述:
在无寄生虫感染及肠外疾病的情况下,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导致胃肠道症状。
发病部位: 多数位于胃,小肠及结肠亦可受累,食管及胆道少数受累。
诊断要点:
患病率约 22-28/ 100,000 人,年龄多数位于 20-50 岁。临床症状与肠壁受累的层次相关,黏膜受累可见腹泻及吸收不良,肌层受累导致梗阻的症状,浆膜受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腹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常无增多。可见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蛋白丢失肠病及便血。
大体上可见溃疡性黏膜、红斑、显著的胃肠皱襞,绒毛的完全缺失,内镜可正常。
组织上致密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弥漫或片状,常> 20 个/HPF。可见水肿、反应性上皮改变(小凹增生及黏液耗竭)及隐窝增生,少数出现上皮细胞坏死,小肠绒毛萎缩,肥大细胞浸润,淋巴结增生。
鉴别诊断:
HP 感染 :可出现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肠道寄生虫 :粪便检查寻找虫卵或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