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胃炎

Autoimmune Gastritis

概述:

与针对壁细胞(H⁺/K⁺ATPase)的自身免疫性抗体、抗壁细胞抗体及抗内因子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胃体慢性萎缩性胃炎。

诊断要点:

  1. 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

  2. 大体上胃体黏膜变薄伴皱襞减少,或息肉样。

  3. 早期固有层基底部淋巴浆细胞浸润为主,其中以 CD4 阳性的 T 细胞为主混有嗜酸性及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常为大量实质性浸润,个别泌酸的腺体被淋巴细胞片状破坏伴继发性凋亡小体形成。可见假幽门腺化生、胰腺化生、不成熟的颈黏液细胞增生,残余壁细胞的假性肥厚可形成息肉样结节。

  4. 疾病中期可见泌酸腺体显著萎缩伴弥漫性淋巴浆细胞浸润,局灶可发生完全肠上皮化生,胃窦黏膜没有明显炎症但显示 G 细胞增生,不成熟的颈黏液细胞增生,肠嗜铬细胞(ECL)内分泌细胞增生。

  5. 疾病后期可见泌酸细胞显著的破坏,显著的幽门腺、胰腺及肠上皮化生,不成熟的颈黏液细胞增生,小凹的增生伴微囊改变,增生性息肉形成,炎症消退但散在淋巴组织聚集及滤泡可能持续存在。

  6. ECL 细胞增生   继发性于高胃泌素血症,与黏膜萎缩程度相关。体部或底部黏膜可见腺样、小结节状、缎带样或管状,小透明细胞伴圆形胞核及细致分散的染色质。

鉴别诊断:

多灶萎缩性胃炎 :多数位于胃窦,HP 微生物罕见,嗜酸性粒细胞偏少,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偏少,胃泌素及 chromogranin 有助于识别活检标本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