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室管膜瘤

Anaplastic Ependymoma

概述:

伴室管膜分化、核分裂活跃、微血管增生及假栅栏状坏死的恶性胶质瘤,属于 WHO III 级。

发病部位: 幕上或幕下、脊髓(罕见)

诊断要点:

  1. 组织浸润性生长但浸润程度不如浸润性胶质瘤;

  2. 富于细胞,常弥漫性分布,多个结节(尤其位于颅后窝肿瘤),结节可见细胞不典型性,核分裂像及 Ki67 指数较高。

  3. 常见微血管不典型增生;

  4. 可见非栅栏状坏死、假栅栏状坏死,后者可能与肿瘤侵袭性有关。

  5. 部分病例呈透明细胞型(常为 III 级,但并不绝对);

  6. 少数病例可见间叶性分化(室管膜肉瘤)。

  7. 诊断标准:必须同时具备 细胞密度高、细胞异型、核分裂活跃、微血管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血管周围假菊形团 GFAP 阳性,EMA 阳性(微管点状阳性),Synaptophysin 及 neurofilament protein 局灶阳性,D2-40 局灶或弥漫强阳性,Olig2 多数肿瘤胞核呈阴性,多数 c11orf95-RELA 融合的肿瘤 L1CAM 呈阳性。

鉴别诊断:

  1. 髄母细胞瘤 :部分可见神经母细胞性 Homer Wright 菊形团,血管周围假菊形团类似室管膜瘤但 synaptophysin 阳性,结节/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髄母细胞瘤的结节周围网状蛋白阳性,结节的 Synaptophysin 弥漫阳性,Wnt 型的 β-catenin 核阳性,而 SHH 型的 GAB1 胞浆阳性。

  2. 胚胎性肿瘤伴多层菊形团 :纤维细丝状神经纤维网背景呈 synaptophysin 阳性,菊形团伴小圆形或裂隙状腔隙及间变性胞核,LIN28A 阳性,19q13.42 扩增。

  3. 胶质母细胞瘤 :弥漫性浸润,细胞多形性(小细胞型除外),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 IDH-1 及  p53 阳性伴 ATRX 缺失,小儿胶质母细胞瘤中 H3.3 K27M 呈阳性。

  4. 不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 :常呈多形性,大横纹肌样或苍白样细胞,无神经纤丝状血管周围假菊形团,EMA、cytokeratins、GFAP、synaptophysin、smooth muscle actin 及 desmin 不同程度阳性,INI1 核表达缺失。

  5. 脉络丛癌 :常呈局灶乳头状结构,部分可见玻璃样小球,无微血管增生,CK 强阳性,无 EMA 阳性微管,GFAP 弱阳性。

  6. 星形母细胞瘤 :血管壁玻璃样变及血管周围细胞伴短状突起,纤维丝状基质不明显,放射乳头状或缎带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