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状胶质神经元性肿瘤

Papillary Glioneuronal Tumor(PGNT)

概述:

小的血管周围星形细胞及乳头间神经细胞的低级别假乳头状肿瘤(WHO I 级)。

发病部位: 整个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要点:

  1. 主要位于年轻人,临床可见头痛及癫痫。

  2. 大体上呈囊性,偶见实性。

  3. 组织上由玻璃样血管衬覆的单层小的、微立方形细胞。

  4. 乳头间可见分化好的神经细胞,形态一致、圆形,核周空晕类似少突胶质细胞瘤(部分病例),亦可见大的神经节细胞及小的神经节样细胞(相对不常见)。

  5. 核分裂罕见,肿瘤周围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血管周围胶质细胞的 GFAP 及 Olig2 呈阳性,神经细胞、神经节及神经节样细胞的 Synaptophysin 阳性及 NeuN 阳性或阴性,大的神经元细胞 Neurofilament protein 呈阳性,Ki-67 阳性指数较低。

鉴别诊断:

  1. 少突胶质细胞瘤 :弥漫性浸润伴继发性结构(神经周围卫星现象、软膜下及血管周围聚集),常见 1p/19q 共同缺失。

  2.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无血管周围 GFAP 阳性的肿瘤性星形细胞成分,仅见散在反应性星形细胞。

  3.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脑室内病变,非散在分布,黏液型背景,结节状结构,神经元周围黏液样物质(“漂浮的神经元”)。

  4. 脉络丛乳头状瘤 :位于脑室内,属于真正的乳头,非假乳头,上皮标记尤其 CK 阳性。

  5. 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双相的致密及疏松海绵状结构伴微囊形成,嗜酸性颗粒小体及 Rosenthal 纤维,部分病例可见类似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模式,GFAP 广泛阳性。

  6. 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性肿瘤 :血管周围神经纤维 Synaptophysin 阳性,小 Homer Wright 菊形团的核心 synaptophysin 阳性,主要位于第四脑室。

  7. 透明细胞室管膜瘤 :血管周围假菊形团,GFAP 广泛阳性,EMA 阳性(胞浆点状及或微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