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

Renal Well-Differentiated Neuroendocrine Tumour

同义词(或曾用名): 类癌

概述:

发生于肾实质的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

发病部位: 肾脏、膀胱、输尿管、肾盂、尿道

诊断要点:

  1. 罕见,发生于成人,发病年龄 21-87 岁,直径 1-30cm 不等,马蹄肾患者更易罹患肾脏类癌;

  2. 大体上通常单灶发生,偶见多灶性,肿瘤界限清楚,无包膜,切面灰黄色,实性为主偶见囊性变,罕见出血和坏死,挤压周围肾实质,约 50%可见肾周脂肪扩散;

  3. 组织学上最常见的类型为致密平行排列的索状结构,间质稀少,其他组织学类型包括梁状、实性和假腺样结构等;

  4. 核圆形或伸展,垂直于索状排列、胞浆双嗜色性,核染色质细颗粒状或呈空泡状,偶见小核仁,核分裂像少见(0-4 个/10HPF);

  5. 肿瘤缺乏坏死;

  6. 间质可见钙化和砂粒体沉积。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NSE、CgA、、Syn、CD56. CD99 以及 CK(AE1/AE3)常阳性,不表达 CK7. CK20. PAX2. PAX8 等标志物。

鉴别诊断:

乳头状肾细胞癌:可见真性乳头状结构,间质内可见泡沫细胞聚集,免疫组化染色表达 PAX8,CK7,AMACR 等;

后肾腺瘤:以胞浆稀少的小蓝圆细胞排列呈管状结构为主,免疫组化染色表达 WT1 和 CD57,Cadherin17 等;

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年龄较轻,通常小于 2 岁,以实性巢状的分叶状生长为主,核分裂象活跃,常见坏死,PHXOB2 阳性,N-MYC 扩增;

PNET/尤文肉瘤: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常见胞浆内糖原聚集,核分裂活跃,常见坏死,CK 通常阴性,CD99 弥漫阳性,Fli-1 阳性,EWSR1 重排。

副神经节瘤:可见 S100 阳性的支持细胞,CK 阴性。

预后:

约 50%在诊断或随访过程中出现转移,转移部位包括区域淋巴结、肝脏、肺和骨等。

治疗:

根治性手术切除

病例报道:

Transplant considerations in a man with von Hippel-Lindau disease with bilateralrenalcell carcinoma and a pancreaticneuroendocrine tumour.

参考文献:

Hansel DE, Epstein JI, Berbescu E, et al. Renal carcinoid tumor: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21 cases. Am J Surg Pathol 2007;31(10):15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