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腺癌(肠型)
Sinonasal Adenocarcinoma(Intestinal Type)
概述:
鼻窦恶性腺上皮肿瘤,组织学改变类似肠腺癌。
发病部位: 可发生于鼻窦任何部位,但筛窦 > 鼻腔 > 上颌窦。
诊断要点:
所有类型腺癌占鼻窦恶性肿瘤的 10-20%,肠型腺癌比较少见。发病年龄范围广泛,多见于 50-70 岁。
可见 2 种组织学分类:Barnes 分类 及 Kleinsasser 和 Schroeder 分类,两种分类都被大家接受,但简单的 Barnes 分类使用更多一些。
1) Barnes 分类:结肠型、乳头状、实性、黏液性及混合性。
2) Kleinsasser 和 Schroeder 分类:乳头状管状型(PTCC)、锯齿状杯状细胞型、印戒细胞型、移形细胞型。Barnes 分类中的乳头状、结肠型及实性型相当于 PTCC-I、PTCC-II 及 PTCC-III。
结肠型占 40%,管状腺样结构,乳头状结构较少,核多形性及核分裂增多。
乳头型占 18%,乳头状结构为主伴受凉管状腺,细胞异型性较小,核分裂少见。
实性型占 20%,分化较差,可见实性及梁状生长方式伴个别孤立小管形成,小的立方细胞含有核多形性、空泡状核及显著核仁,核分裂像增加。
黏液型比较少见,其中一种类型可见细胞簇状分布、单个细胞、印戒样细胞及短乳头状及(或)纤维血管轴心,黏液以胞内形式为主;其他黏液类型显示大的分化好的腺体含有大量黏液及黏液湖形成,细胞外黏液湖被纤细结缔组织分割呈腺泡样,黏液湖周围内衬立方或杯状细胞,黏液溢出可激发炎症反应,包括多核巨细胞。黏液成分大于 50%,可能应被命为黏液腺癌。
混合型比较罕见,由 2 种或 2 种以上成分混合存在。
不管何种类型,肠型腺癌组织学类似正常肠黏膜,包括绒毛、潘氏细胞、肠嗜铬细胞及黏膜肌层。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免疫组化 CK-PAN 强阳性;CK20(86%)阳性;CDX-2 弥漫阳性;Villin 及黏液相关抗原 MUC2 呈阳性;CEA, EMA, B72.3, Ber-EP4, BRST-1, Leu-M1, human milk fat globule (HMFG-2)及 CK7 部分阳性。肌上皮标记 P63 及 calponin 一般呈阴性,P63 可阳性,因此 P63 阳性不能完全除外腺癌。肿瘤细胞可表达激素肽,包括(5 羟色胺、胆囊收缩素、胃泌素、生长抑素、脑啡肽)。Chromogranin, synaptophysin, CD56 可表达,混合肠型腺癌及神经内分泌癌比较少见。P53 可呈阳性,但在黏液亚型是比较少见的。Ki67 染色可显示细胞增殖活性。
分子标记:
25%的病例有 KRAS 突变,HRAS 一些研究提示突变,14-44%有 TP53 突变。
鉴别诊断:
转移性 胃肠 腺癌 : 很少发生在鼻腔,临床病史比较重要。
鼻窦** 非肠 - 非涎腺 **腺癌 :形态可帮助鉴别,胃肠型标记(CK20, CDX-2, villin, mucins)一般呈阴性。
涎腺** **腺癌 : 大部分肿瘤可呈腺样囊性癌,相对较少的有腺泡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上述的这些肿瘤形态上可帮助鉴别。
鼻咽低级别** **乳头状腺癌 :一般发生在鼻咽,常沿着侧壁分布,TTF1 阳性,胃肠标记呈阴性。
乳头状 鼻窦炎 : 含有纤毛样呼吸道上皮呈单一乳头状生长,缺乏细胞异型性及浸润性生长,胃肠免疫标记呈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