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伴 CEBPA 双等位基因突变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Biallelic Mutation of CEBPA
概述: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 CEBPA 双等位基因突变在形态学上多表现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不伴成熟或伴成熟型(FAB,M1 或 M2),有的病例也可以表现出粒-单核或原单核特征。
诊断要点:
CEBPA 双等位基因突变约占原发从儿童和成人 AML 的 4%-9%,出现正常核型的频率与其它 AML 相似。与无 CEBPA 突变病例相比,有此突变的 AML 病例常表现为较轻贫血和较低血小板,淋巴结肿大和髓系肉瘤也相对少见。
外周血:母细胞增多,常为原始粒细胞,伴或不伴粒系分化;偶尔可有单核细胞分化。
骨髓细胞学:正常核型 AML 伴有 CEBPA 突变者没有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大多数都表现为无成熟迹象或有成熟迹象的 AML。较少见病例表现为单核或粒-单核细胞特征
骨髓活检:细胞密度增高,形态符合骨髓细胞学所见。
免疫表型:表达一种或多种髓系分化抗原,如 CD13. CD33. CD65. CD11b、CD15 等,大多数原始细胞常表达 CD34. HLA-DR,CD14. CD64 常阴性。一半以上的病人表达 CD7。CD56 及其他淋巴细胞分化抗原多为阴性。
细胞遗传学:此型分类只适合 AML 伴 CEBPA 双等位基因突变病例,伴单等位基因突变病例不在此类。70%以上 AML 伴 CEBPA 双等位基因突变病例为正常核型,少数病例核型异常,-9q 常见。5-9%病例同时合并 FLT3-ITD 突变,约 39%病例合并 GATA2 突变。
鉴别诊断:
急性髓系白血病-非特指 (M1 或 M2):主要通过分子遗传学方法加以鉴别。
AML 伴 CEBPA 胚系突变:可以是单等位基因或双等位基因突变(其中之一等位基因为胚系突变)。有家族史,多为儿童或年轻患者。可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遗传等位突变基因的存在。
AML 伴骨髓异型增生相关改变:急性髓系白血病伴 CEBPA 双等位基因突变常伴有异型增生改变或伴有-9q,但这些形态学和遗传学改变不影响预后,所以不影响对它的诊断。
预后:
此型 AML 预后良好。良好预后仅限于有 CEBPA 双等位基因突变的病例,不适用于 AML 伴 CEBPA 单等位基因突变的病例。合并-9q 不影响预后。合并 FLT3-ITD 突变或 GATA2 突变的病例对预后影响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