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伴 t(9;11)(p21.3;q23.3); MLLT3-KMT2A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t(9;11)(p21.3;q23.3); MLLT3-KMT2A
概述: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 t(9;11)(p21.3;q23.3); MLLT3-KMT2A 通常具有单核细胞分化的形态学特征。
诊断要点:
- 常见于儿童,在儿童中约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 9-12%或更高,约占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 2%。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累及髓外组织表现为髓性/单核性肉瘤。
- 形态学常相当于 FAB 分类的 M5a 或 M4。外周血: 常表现以原始单核细胞为主(核大、圆形、染色质细腻,一到多个显著核仁,胞质丰富、噬碱性、含散在颗粒),伴和不伴幼单核细胞(核不规则或有折叠,胞质较淡染,有时含较多颗粒)。
- 骨髓细胞学:典型的表现为原始单核细胞为主的细胞增生。
- 骨髓活检:表现为原始细胞浸润,伴一些较成熟细胞。
- 外周血或骨髓的原始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共计数至少达 20%。对于少于 20%的病例,目前认为不足以下诊断(有争论),要密切观察随访(可能进展为明显的急性白血病)。
- 免疫表型: 在儿童,CD33. CD65. CD4. HLA-DR 高表达,而 CD13. CD34. CD14 通常表达低;在成人,常表达 CD64. CD14. CD36. CD11b、CD11c、CD4 和 lysozyme,常不表达或不同程度表达 CD34 和 CD117,也有报道表达 CD56。
- 细胞化学染色:原始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强阳性,原始单核细胞 MPO 常阴性。
- 遗传学: t(9;11)(p21.3;q23.3)染色体异位形成 MLLT3-KMT2A 融合基因;可合并其它遗传学异常,最多见为+8,但对生存无影响;40%病例高表达 MECOM(EV11)。与 KMT2A(从前称之为 MLL)易位的伙伴基因有 120 个。易位累及 AFF1(MLLT2,AF4)主要导致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累及 MLLT3 则主要导致髓系白血病,也是最常见的。此外还有很多其它导致髓系白血病的伙伴基因如 MLLT1(ENL)、MLLT10(AF10)、AFDN(MLLT4,AF6)或 ELL。髓系白血病伴有这些基因易位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都表现为粒-单核或原始单核特征。过去将这类基因易位的 AML 都分类为 AML 伴 11q23.3 异常,现在诊断则要求说明具体异常,给出伙伴基因,且只限于是原发病例,是与 KMT2A 发生的平衡易位。与治疗或 MDS 相关的 AML,如有 KMT2A 与其它基因的平衡易位,应诊断为治疗相关 AML 伴 KMT2A 重排或 AML 伴发育异常相关改变。
鉴别诊断:
- 急性白血病伴 KMT2A (MLL )基因易位累及其它伙伴基因: 成人和儿童急性白血病伴 KMT2A 基因易位,具有很多不同的伙伴基因 (如除最常见的 MLLT3 外,还有 MLLT1/ENL、MLLT10/AF10. MLLT4/AF6 等)。这些可以是急性髓系白血病 (常表现为单核分化特点) 或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除 t(9;11) (p21.3;q23.3)之外的 11q23.3 平衡易位的 AML,应诊断为急性髓系病血病,并注明具体平衡易位的基因。此外,伴有细胞毒治疗病史的病例,应诊断为治疗相关白血病;伴有 MDS 基因改变的病例,应诊断为 MDS 相关改变白血病。
-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非特指或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非特指 :形态学和免疫学上与本病有很多重叠,但无 t(9;11)(p21.3;q23.3);MLLT3-KMT2A。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起病较慢,多为较成熟的异常粒-单核细胞,母细胞/幼单核细胞低于 20%;有异形性增生形态证据;无 t(9;11)(p21.3;q23.3);MLLT3-KMT2A。
预后:
AML 伴 t(9;11)(p21.3;q23.3); MLLT3-KMT2A 预后中等,高表达 MECOM 预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