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High Grade Non-Invasive 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

发病部位: 膀胱、输尿管、尿道、肾盂

诊断要点:

  1. 乳头结构常出现融合出现实性片状结构;

  2. 细胞排列明显无序,细胞核多形性,大小呈中度~显著变化,染色质分布不规则,核仁明显,核分裂像常见,可以有病理性核分裂像,并可在上皮全层出现;

  3. 乳头两侧的上皮厚薄不均匀,细胞黏合力下降,通常伞细胞缺如,有时可仅有 1-2 层高度异型的肿瘤细胞;

  4. 可有多少不定的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成分,如高级别成分超过 5%以上,则直接诊断为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若高级别癌比例低于 5%,则诊断为起源于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的高级别癌;

  5. 可出现鳞状分化、腺样分化等;

  6. 毗邻的尿路上皮可见原位癌,可累及 Brunn's 巢,但无间质浸润;

  7. 对于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应仔细的组织学观察寻找是否存在微小间质浸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K20 通常全层阳性,P53 多数弥漫阳性。

分子标记:

P53 基因异常

鉴别诊断:

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细胞多形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相对较少见。

预后:

复发率高,进展率(进展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比例 15%-40%

治疗:

膀胱内 BCG 灌注治疗

参考文献:

Moch H, Humphrey P A, Ulbright T M, et al.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and Male Genital Organ [M]. Lyon: IAR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