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神经鞘瘤
Melanotic Schwannoma,Pigmented Schwannoma
同义词(或曾用名): 恶性色素性神经鞘膜肿瘤
概述:
是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少见神经鞘瘤亚型。
发病部位: 最常见于颈段和胸段脊神经;好发于中枢神经根和交感神经节,其次头面部、眼眶、口腔、腮腺、食管、胃、后腹膜、软组织和骨均有报道。
诊断要点:
- 最常见于颈段和胸段脊神经,平均年龄 38 岁,无性别好发倾向;
- 可伴有 Carney 综合征,Cushing 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和性早熟(睾丸支持细胞肿瘤)等;
3.20%左右的病例为多发性; - 边界清楚,切面呈黑色、棕褐色或灰蓝色,直径通常在 5cm 以上;
- 镜下边界清楚但无包膜,由梭形细胞至上皮样细胞组成,呈束状或交织状以及巢状排列,胞质内可见色素性颗粒,色素多的时候可将核掩盖;通常无 Verocay 小体、微囊、厚壁血管等普通型神经鞘瘤常见的组织学特征
- 部分细胞胞质内可见空泡,类似成熟脂肪细胞;瘤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伸展,染色质细腻,可见小核仁;核分裂罕见;偶尔可见退行性变的核非典型性(核浓染,染色质污秽,核内假包涵体等)
- 部分肿瘤可见沙砾体(分层状的钙化小球)-称为砂砾体黑色素性神经鞘瘤;
- 恶变时肿瘤细胞核增大,核染色质呈空泡状,可见明显的大核仁,核分裂像易见(核分裂> 2 个/10HPF 与转移相关),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并有广泛的坏死,浸润周围组织,肿瘤迅速复发并远处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100 和 SOX10 弥漫强阳性,P16. HMB-45. melan A 、MART-1. tyrosinase、IV 型胶原及 laminin (+);INI1 核表达(保留);keratin、EMA 及 GFAP 均阴性。Ki67 通常< 5%。
分子标记:
无 BRAF V600E 突变
鉴别诊断:
普通型神经鞘瘤: 缺乏砂砾体和黑色素沉积;黑色素细胞标志阴性。
转移性 恶性黑色素瘤: 常有明显的核异型增生和核分裂象以及坏死等;缺少砂砾体,遗传上 90%以上显示 BRAFV600E 突变。
软组织 透明细胞肉瘤 : 最常见于青年人的肢体末端;缺乏砂砾体,黑色素沉积不明显;EWSR1 易位;
色素性神经纤维瘤:瘤细胞梭形为主,胞浆稀少,核伸展,无核仁;免疫组化染色表达 CD34;
色素性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弥漫的席纹状排列,黑色素沉积不明显,免疫组化染色弥漫表达 CD34,遗传学上显示特征的 PDGFB-COL1A1 融合;
黑色素细胞肿瘤:通常发生于脑膜;无砂粒体沉积;无细胞周的基底膜样物质围绕,无脂肪样细胞,遗传学上显示 GNAQ 和 GNA11 突变。
预后:
生物学行为不定,总体的 5 年局部复发率 15%-35%,远处转移率 26%-44%
治疗:
完整切除,并确保切缘为阴性。
病例报道:
Li B, Chen Q. Melanotic schwannoma of thoracic spinal root mimics metastatic melanoma: a potential pitfall for misdiagnosis. Int J Clin Exp Pathol. 2015;8(7):8639–8641. 参考文献:
Torres-Mora J, Dry S, Li X, Binder S, Amin M, Folpe AL. Malignant melanotic schwannian tumor: a clinicopathologic,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study of 40 cases, with a proposal for the reclassification of ‘‘melanotic schwannoma.’’ Am J Surg Pathol. 2014;38(1):94– 105.